菠萝转型派对

  • 首页
  • 社群价值
  • 社群成员
  • 产品服务
  • 社群动态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页
    • 社群价值
    • 社群成员
    • 产品服务
    • 社群动态
    申请加入社群

    菠萝转型派对

    • 首页
    • 社群价值
    • 社群成员
    • 产品服务
    • 社群动态
    • …  
      • 首页
      • 社群价值
      • 社群成员
      • 产品服务
      • 社群动态
      申请加入社群

      菠萝转型派对

      《三体》中大量科学家自杀,竟然是因为……

      · 社群内容

      (注意:本文有剧透,如在意,请立即关上本页面)


      0. 序言

      著名的科幻小说《三体》,目前正在全网首播电视剧版,上线才 1 小时,就打破了互联网平台的多项纪录。

      平心而论,很多人看这部电视剧,刚开始是看不懂的。说是科幻片,看来看去,怎么像是悬疑片。

      只有那些看过《三体》小说的人,才会津津乐道,才会带着上帝视野,来审视这部电视剧是否合格 - - 嗯,这可能是一部拍给小说读者的电视剧。

      你没看过小说,第一次看,可能看不懂。

      比如在菠萝转型派对社群,有人问,这些科学家为什么相继自杀?

      那位中国女科学家,口中反复念叨「物理学不存在了」,就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了 - - 至少,警方是这么定性的。

      即便「物理学不存在了」,就一定要自杀吗?科学家不都是好奇心很强的人吗,难道不继续研究吗?

      那我告诉你,这些科学家其实都是被「他杀」的,你信吗?

      -

      1. 自杀,也是他杀。

      这个凶手,就是一个科学边界组织的负责人,申玉菲。(背后还有谁,在此不深究)

      警方也怀疑他了,毕竟每个自杀的科学家,生前的最后几天,都跟这个负责人有过联系。只是,在人类的认知范畴里,找不到证据。

      申玉菲的作案手法,很简单,就是两步。

      第一步,给你讲个故事,比如农场主的故事。

      农场主每天早晨 11 点准时去喂火鸡饲料。久而久之,火鸡群中的一位火鸡科学家,就发现了这个规律,饲料总是每天早晨 11 点出现。

      于是,火鸡科学家就兴奋地宣布,他发现了一个定理:每天 11 点会出现火鸡饲料。这个定理一直都令所有火鸡信服。

      直到感恩节那天,早晨 11 点,农场主提着刀,把所有火鸡杀光了。

      第二步,利用高维度科技,创造一个「物理学不存在」的假象。

      比如,她利用外星科技,精密操纵人类的大型粒子对撞机。

       

      在实验之前,先把剧本给一个人看,最后实验发生了,结果居然和剧本分毫不差。人类就误以为:因果倒置了,实验结果先出来,过程后发生。

       

      于是,科学家一辈子致力科研依赖的基础理论:基于时空稳定的「物理学不存在」了。

      两步,杀人于无形,而且还是让受害者自杀。

      杀人的原理,就是两次击碎这位科学家的「职业价值观」。

      第一次击碎,是用外星高维度科技,让科学家一辈子信奉的科学观,崩塌了。

      科学家会认为:

      原来科学并不存在,甚至是错的,所以一辈子所有的成就,都是基于错误建立的,也是错的。

      而科学家这个职业,就是以「科学性」作为最基本的职业价值观,因此科学家自己会认为,自己一生所拥护的价值,都是错的。

      这一下犹如万箭穿心,科学家本人会受到非常大的心理打击,很多人扛不住,但还不至于自杀。

      关键是第二次击碎,double kill。

      当科学家回想起农场主故事里,那个火鸡科学家时,就会联想到自己就是这只愚蠢的火鸡,一种低级且不聪明的生物。

      这便击碎了科学家的另一个职业价值观:「智慧」。

      本来科学家代表着最智慧的人类,探索人类前沿的问题,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智慧,甚至,是一只愚蠢的火鸡,所以心如死灰、万念俱灰,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      就这样,两步,非常简单,凶手申玉菲,杀麻了。

      直到她遇到了汪淼,失效了,为什么?现在留个悬念,我们最后说。

      -

      2. 到底什么是职业价值观?

      我这里引用《转型派·职业转型实操指南课》中的白话描述:

      你认为什么更有价值,你认为什么更重要。每个人对价值的认知不同,因此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。

      你认为什么更有价值,什么更重要,你更在意什么,你以什么作为为人处世的准绳,这就是你的职业价值观。

      1970 年,美国心理学家舒伯,发明了一套职业价值观量表,他把价值观分为了 13 个因素:

      利他主义、美感、智力刺激、成就感、独立性、社会地位、管理、经济报酬、社会交际、安全感、舒适、人际关系、追求创新。

      舒伯强调:一个人不会只有一种价值观,而是多种价值观的混合体。

      现在是 2023 年,人类社会比 1970 年进步很多,技术先进很多,行业和职业也分裂出来很多,因此职业价值观,也就远远不只 13 个。

      我举几个例子:

      技术人,职业价值观可能是:智力刺激、成就感、独立性、追求创新等等

      销售员,职业价值观可能是:经济报酬、利他主义、社会交际等

      教授/教师,职业价值观可能是:社会地位、稳定性、权威感等

      公务员,职业价值观可能是:社会地位、成就感、人际关系等。

      ……

      每一种职业,每一个岗位,都会有对应的职业价值观。

      -

      3. 职业价值观有什么用?


      坦白讲,我从 2014 年以来一路做职业咨询的经历,我总结了下,大概有 3 种情况,我会邀请他,一起向职业价值观方向探索:

      第一,你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干得不开心,但不知道是哪里出问题?

      工作中有一种不开心,是哪儿哪儿都不开心,哪儿哪儿都不顺心,以及不知道哪里不开心。

      我会邀请来询者做一次职业价值观测评,探索他内心深处的职业价值观 - -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,或者以为自己是 A,但实际上自己是 B。

      当我确定了他的测评结果,就来分析他的职业和岗位的价值观要求,这一比对,就能明白差异在哪里,最后再来针对性给出转型方案。


      第二,你想找一份新工作,但不知道选什么方向好?或者手里有 2 - 3个选择,犹豫怎么选?

      这种和第一种类似,不知道选什么好,要么是不了解自己,要么是不了解工作。我都会按照第一步的方式,邀请做测评,然后综合分析。

      手拿 2 - 3 个选择,犹豫不定怎么办?

      我会用另一个叫「生涯决策平衡单」的工具,用理性计算的方式,将心里的举棋不定给量化,将结果铺在白纸上,清楚了然。

      第三,你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,不得不接受价值观不匹配的职业和岗位,怎么减轻痛苦,或者进行价值观重塑?

      比如你之前在互联网大厂做技术,35岁,被大厂裁员了。你厌倦了做技术,最后决定去一家保险公司,尝试做销售,你很期待自己成为公司墙上的精英,但每天做事畏手畏脚,非常痛苦。

      怎么办?

      劝你多适应一下,劝你实在不行就回去做技术……这些都是「正确的废话」。你完全可以通过找几个朋友喝喝酒吃吃烧烤来解决,那干嘛要付费找职业咨询师呢?

      我说说我怎么处理。

      因为我自己的职业经历中,做过技术,也做过销售,也经历过从技术思维到销售思维的痛苦转型,所以我除了职业咨询师的日常动作外,还有一个小绝技:

      我会把他的销售日常动作,翻译成他在技术领域的类似物,并且让他站在技术思维里,指导他的销售日常动作应该怎么做,下一步该做什么。

      换句话说,我在他的身体和大脑里,建立了一个「思维-行动-桥」,就好像医生的搭桥手术。

      目的是,让他继续利用现有的技术思维,经过「思维-行动-桥」翻译后,做好对应的销售动作。

      这样可以极大地减轻他的转型负担,待顺利渡过他自己的职业转型期后,「思维-行动-桥」就成了他的肌肉记忆,他就真的表现成一个销售的样子了。

      这种做法非常依赖职业咨询师本人,对来询者的两种职业非常了解,并可以随时换位做出指导,恰好我的职业经历比较特殊,所以可以胜任。

      所以,欢迎有需要的同学,在过年期间,约我们菠萝转型派对的1对1职业转型咨询。

      -

      4. 申玉菲用同样的方式让汪淼自杀,为什么失败了?

      因为刘皇叔呀!

       

      哈哈,开个玩笑,因为于和伟饰演的史强。

      虽然史强这个角色,痞里痞气,但是他常识健全,活得通透。

      他不懂基础物理,不懂应用物理,不懂超自然现象,但他就明白一个简单的大道理:

      谁要你死,你就偏不这么做,不要让他得逞,自然就可以战胜它。

      在剧中,史强虽然是一名警察,但他的所作所为,避免汪淼自杀的核心动作,正好做到了一名职业转型顾问的关键动作。

      订阅课程

      从而,不仅避免了汪淼自杀,反而激起了汪淼的雄心斗志,坚定地重启实验,并不再害怕眼里那挥之不去的倒计时……

      : end )

      -

      这篇文中提到的「职业价值观测评工具」和「生涯决策平衡单」工具,都在一部名叫《转型派·职业转型实操指南课》里。目前《转型派·职业转型实操指南课》正在辞旧迎新大促活动,现在入手这套视频课程,过年期间正好学习,并制定新年计划,而且还送 1 年的会员转型陪跑,就像史强陪汪淼那样,度过最艰难、最痛苦的职业转型期。

      还剩 5 天,不要犹豫,现在就扫码或者点击「订阅课程」,查看课程的 105 节目录吧。

       

      上一篇
      从扩大内需的红头文件中,发现 3 种新的消费模式转型(下)
      下一篇
       回到网站
      所有文章
      ×

      快要完成了!

      我们刚刚发给你了一封邮件。 请点击邮件中的链接确认你的订阅。

      好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