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开播前,我都会和分享主嘉宾,在「化妆间」聊一会儿。
宋青跟我说,她出生在银行大院,在银行工作了20多年,大大小小的职位都做过。上一段职业生涯,是做支付结算业务的产品经理。刚刚好,最近,支付结算业务在国内没有太多增长空间,所以她也正在做一次职业转型。
这也太巧了吧!!
具体而言,她是转型到信贷产品设计方向,与一些大渠道合作,比如互联网平台、SaaS服务商、支付服务商、征信公司、数据服务公司等等,实现产品服务级别的企业合作。
如果有这方面资源的小伙伴,可以加入我们社群,一起聊聊合作。
普通人对银行贷款的三个误区
第一,当铺思维。
把值钱的物品抵押到银行,这是老当铺思维了。还有把物品的使用权、租赁权、开采权,拿出来试图抵押给银行。
曾经有一个县级政府,说把采砂权抵押给你,现在市场行情好,我需要现金。
银行说,NO。
还有个产业大佬,直接把写字楼未来的租金收入,试图抵押给银行,贷款出现金。
银行说,NO。
县级政府和产业大佬的需求,不是不行,而是需要类似资产证券化(ABS)的复杂金融产品。
银行能接受的抵押物,其实非常少。
总结出来一句话:
容易变现的,可以轻松兑换流动性的抵押物。
按照这个逻辑,10 - 20年前,房产可以拿来抵押的,轻轻松松。现在,恐怕只有核心地段的房产,才更容易拿到授信;偏远地区的房产,审批更困难,授信额度更低。
第二,投资人思维
这是宋青在银行大院里成长,耳濡目染懂的一个真理:
银行,真的是以储户的资金安全为第一原则。
银行,作为我们国家金融中介机构的主心骨,为国家金融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一般而言,越是国有银行,越是体制内银行,就会在信贷环节越谨慎。体量大,容错率高,但政治任务重大,不得给民生带来风险。
相反,另一个极端,河南及各地的村镇银行,就是因为综合竞争力不足,导致在放贷上铤而走险,违背了第一原则,所以暴雷。
因此,银行很少拿钱去做大起大落的投资,而是基于资金安全的原则,去赚利率差。
当然,现在也会有一些专精特新的企业,政策好,有机会到科创板等资本市场退出,那么银行早期参与的股权投资,或者债权,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流动性退出。
3、看不起我
来找银行贷款的人,可能你很优秀,但银行也有各种风险偏好。
银行的风险偏好,各家都不同,而且是一种沙箱机制,不对外。
咱们可以聊聊一些有趣的故事。
比如,曾经有一家银行,会判定借款人是否在过去一年之内去过澳门这座城市,如果去过,那么就拒绝贷款。
比如,天猫淘宝会根据你的店铺店小二回复速度,来判断你的店铺是否正常,是否可以获得充足贷款。
银行放款的三个逻辑
第一,不至于不还。
银行可以借给你少一点嘛,也就是小贷的逻辑,比如一家小微企业一年赚100万,那贷款给你 1万 - 5万,你总归能还得起吧。
你不至于为了这几万块,损失你在银行的信誉和征信吧。
这就叫,不至于不还。
第二,你爸爸能还。
所谓你爸爸,就是为你担保的第三方。
第三方,可以是你的母公司。比如子公司贷款,母公司作为担保人。
第三方,也可以是你的配偶和父母。当你还不起钱时,他们帮你还。
第三,你自己能还得起。
你的担保,你的房子,你的收入,综合来看,借款人是不是可以真的还上。
值得注意的是,每次找银行贷款,其实都是跟客户经理聊的,一定要注意合同,注意双方的博弈。
每多加一个条件,银行风险越低,但同时你的综合借贷成本越高。
……
洋洋洒洒,我和宋青聊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,她站在了银行位置,举出了很多例子,我能感受到满满的内部视角味道。
因此,我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:
你是谁,就要选择「对位」的银行,这样合作才能更顺利。
任何一个市场主体,你找银行借款,就是一种商业合作性质。说到合作,一定要找对位的,这样才能效率最高。
因为篇幅原因,最后还有 3 个环节,就不在公开渠道输出了。同样非常精彩,宋青讲明白了银行的成本在哪里,以及未来你没想到、但可以用的信贷新方向。
: end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