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三个品牌,似乎约好了一样,几乎同时宣布品牌改名。第一个和第二个品牌是世界 500 强,第三个品牌算是新秀,今天放在一起来讨论下,话题只有一个:
这次品牌改名,背后的战略布局是什么?
-
第一,小米澎湃 OS
雷军朴实无华的演说,却总能让人心潮澎湃,这可能就是真诚的魅力吧。
小米澎湃 OS,是从 13 年前小米的第一款产品 - - MIUI 进化而来。毕竟,之前是一款手机开源操作系统的 「UI 皮肤」(当然不仅是 UI 皮肤,也包括对原生 Android 系统的定制)。而现在,新品牌却要承载着一个操作系统的梦想了。
按照官方的说法,小米澎湃OS = 深度进化的 Android + 自研的 Vela 系统,为未来百亿设备、百亿链接做好了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。
来看看小米品牌旗下的产品链,主要有三条:
第一条产品链,是小米手机。准确地讲,是小米品牌旗下的智能手机,包括小米、红米以及海外给 Mi fans的手机。根据 Statista 的数据,2022 年,小米在全球共出货了 1.5 亿部智能手机。而从 2014 - 2022 年,总共出货了 10 亿部智能手机。
第二条产品线,是小米生态链的电子设备。当初小米明确 IoT 生态链品类的「1+4+X」战略,其中 1 是小米手机为生态链核心,4 是智能电视、智能笔记本、智能音箱、智能路由器的 4 个入口型产品,X就是和第三方一起共建产品矩阵,包括手机周边、智能硬件和生活耗材。
这里有一个数据,来自头豹研究院,截至2021年底,小米 IoT 平台已连接设备数(不包括智能手机、平板及笔记本电脑)已达到 4.34 亿台,同比增长 33.6%。
最后一条产品线,就是呼之欲出的小米汽车,投入 100 亿美元的大产业,2024 年始发第一批车。由于车是大件商品,所以数量上肯定没有前两者多。
这三条产品线,对应着「人车家」的三个应用场景,这三个应用场景,最终要在技术层面,真实构建能够支撑协同效应的公共底座 - - 这远不止一款 UI 皮肤能做到的,至少从心智上,一定得是一个操作系统。
所以,品牌升级,小米澎湃 OS 出现了。
相信不久的将来,小米澎湃 OS 的logo,会出现在所有智能设备上。哪怕是没有屏幕的智能生态链设备,说不定也会有一个「小米澎湃 OS」on cloud 的字样。
-
第二,华为花瓣支付
从华为支付改名到花瓣支付,消费者的感知并不大,毕竟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已经拿下了 90% 的市场份额,用华为支付的消费者真心不多。然而,这个改名事件在企业级市场、以及支付行业却获得了更多关注。
首先,花瓣支付的商标正式完成了注册,从 2020 年 10 月到 2022 年 6 月,想必中间经历了众所周知的原因,因此时间会更长。
其次,华为旗下的支付机构「深圳市迅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」,更名为了「花瓣支付(深圳)有限公司」,嗯,这不是随随便便的公司改名,这次改名是经过央行批准的。
支付行业的朋友们,应该更清楚花瓣支付的来世今生。
2021 年3月,华为通过收购讯联智付拿下支付牌照。2021年9月,华为支付的线上支付功能上线,2022年6 月,华为申请的花瓣支付商标获准注册。接着直到
2023年10月13日,中国人民银行更新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,同意迅联智付变更公司名称为花瓣支付(深圳)有限公司。
华为方面对于花瓣支付的官方回应,华为将打造一种「新移动支付形态」,这个形态有两种视角:
首先是消费者视角,看起来就是通过手机、手表、汽车等任意一种终端完成支付,不是必须二维码扫描支付,手表的 NFC,甚至汽车上的车机支付都是可行的。
按照华为目前的产品线布局,近场支付(Proxlmlty Payment)会被更多使用,利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信息交互,完成支付的非接触式支付方式,包括蓝牙、红外线、NFC、RFID(射频识别技术)。
再来看生产者视角,支付引擎是华为为全球开发者提供的「五大根服务之一」,其余四个为地图、搜索、浏览和广告。官方回应中提到,华为支付是鸿蒙系统生态能力与商业闭环的核心组成之一。
因此,支付必须 100%自己掌握,这体现在华为对于迅联智付企业的 100% 持股,进而对支付牌照的 100% 拥有,从而在技术上可对支付业务 100% 控制。
华为终端云服务支付事业群总裁马传勇说,华为支付目前主要聚焦在用户体验上,聚焦在中国,将产品体验做好。
你注意这几个词,用户体验、产品体验,甚至是花瓣支付,这明显是 toC 消费市场里的重点词汇,因此,我个人判断,华为显然是为 toC 消费者市场做好了战略准备,而不止于为 B 端提供服务。
华为历史上也是这么干的,除了在电信运营商市场上披荆斩棘,你这不也用上了遥遥领先了吗?
-
第三,多略转型派
刚刚出场的两位,算是我们的偶像,相比之下,我们是一家新兴的战略咨询公司。
2021 年 2 月,我从武汉买了一张单程机票到深圳;2 月 16 日,我突发奇想,建立了一个社群。
当时主要有两个朴素的目的,一个是我这次从武汉到深圳,什么时候回去不知道,有个社群可以链接一下武汉的老朋友们;另一个,当时武汉的环境比较安静,所以我想把自己在深圳的最新见闻、观点与大家分享。
社群名字没怎么具体想,起得非常通俗,之前我的网名有菠萝两个字,这又是一个转型的时代,社群就是一个派对嘛,连起来,就是菠萝转型派对。
一开始,社群主要聚集了一大批老熟人。后来,我们又陆续开通了几个自媒体平台的账号,从图文输出转型到短视频输出,面向更广更深的星辰大海进发。
社群不光是一群人的聚集,我们还想着,怎么为大家提供有需要的服务。2021 年,正值社会转型的明显阶段,每个人的职业生涯,都收到了或多或少的挑战。
社群是一群人的聚集,我们还想着怎么为大家提供有需要的服务。2021 年,正值社会转型的明显阶段,大家在职业发展上都遇到了各种问题,有的被减速了,有的几乎停滞。
我在 2014 年就拿到了生涯规划师的认证,于是我就拿出这个技能,开发出一些专业的职业转型课程,半卖半送地给社群成员尝鲜,同时也不断迭代课程,最后通过自媒体渠道,向更广大的粉丝网友们销售。
终于,我们完全自己研发的知识产品们,获得了一小部分人的疯狂支持。
为了让项目更加合规化、走得更远,我们决定申请商标,结果没曾想,菠萝也好、转型派也好,都是非常大众普适的词语,没办法申请。于是,在反复折腾一年半以后, 终于有一个词冒出来了:
「多略」
做多的战略,这是本意,当然,你也可以理解为很多的战略。
做多,是一个金融词汇,意思是当你到一个投资标的,你预期它的估值或者价格在未来会涨,那么你就会把钱投进去,买入,等待一段时间,等它真的涨了后,你再退出获利。
做多的本质在于,你对一个投资标的,对一个 something,你做出了「多」的动作,这个「多」,可以是投了一笔钱,可以是投了一段时间。投钱,对应着 something 一般是金融资产;投时,对应着 something 可以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,比如投入时间学会了什么技能,投入时间升职加薪等等,也可以是金融资产,毕竟所有的投资都不能投了钱就不管,投后管理也很重要。
既然是品牌,就有自己的 Logo,多略的 Logo 也非常极简。
首先,这是一个圆,就像从一个咖啡杯☕️正上方垂直往下看,逆时针搅拌之后的样子。这也是因为,最开始我们谈话聊事情,都会约在咖啡馆。
其次,上面一个小蝌蚪,代表着 Time,时间;下面一个小蝌蚪,代表着 Space,空间。连起来,咨询解决问题,本质上就是时空大挪移,创新地把时间和空间进行调配组合,从而形成局部优势,获取胜利。
既然是品牌,就会有自己的域名,多略的域名是 longs.xyz。
long 是做多的意思,后面一个 s,一方面代表 strategy,战略的意思;另一方面可以看成是 long 的复数形式,代表在很多地方做多。
.xyz,也是一个Z时代新锐域名,代表不同的领域。没错,我们就是带着咨询的视角出发,去重点发展的行业领域,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解决方案。
最后,说一下我们的战略布局。
多略转型派,是一个面向个体的战略咨询品牌,个体包括大众职场人、自由职业者、灵活就业者、个体创业者,我们主要通过互联网,对这些群体规模化交付知识产品、1v1咨询和 1v多培训服务。嗯,换句话说,深入职业教育领域,伴随大家在转型的这个时代,持续学习和成长。
既然是 .xyz,将来也会有新的子品牌,这里先卖个关子,届时再说吧。
: end )
多略转型派,主营个体战略咨询,面向大众职场个体、自由职业者、灵活就业者、个体创业者们,解决职业/商业/数字/资产/教育的转型难题,提供转型方案、工具和社群资源。
旗下有同名的转型互助社群,付费会员制,目前会员的职业包括:程序员、产品经理、互联网设计师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、医生、公务员、公共安全从业者、Z治协商组织成员、总经理、创业者、投资人、保险代理人、建筑设计师、咖啡店老板、整理收纳师、自媒体从业者、商务、销售、企业家、律师、房产顾问、汽车交易从业者、跨境电商从业者、物流设计师、证券科技工程师、心理咨询师、新能源汽车公共关系、银行中后台产品经理、电影制作人、新消费餐饮从业者、硬科技研发从业者、服装行业经营者、体育教练等。
会员分布在地球各处,包括深圳、武汉、广州、东莞、上海、苏州、成都、重庆、北京、昆明、济南、柬埔寨、新加坡、美国旧金山等。
欢迎加入我们,购买任意产品,成为我们的会员,点击「成为会员」,了解详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