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 3 月份,ChatGPT 刚刚出来,很多媒体都在渲染「某某职业会被 AI 替代」。当时我就在线上直播和线下分享的场合,说过这是媒体的技术动作 - - 通过恐慌创造更大规模的传播。
我的战略咨询意见很明确:AI 的出现,不会引起大规模失业,只会造就新的一轮经济繁荣。关键是,作为个体而言,你选择站在未来的灯火阑珊处,还是经济繁荣处,这是需要你思考,并通过及时的职业转型来实现。
今天我们就从更微观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。
-
1、不是整个职业被替代,而是职业中的某些工作任务被替代。
以前我们说哪些职业容易被AI替代,其实是一个非常粗犷的说法。更加精确的说法是,一个职业中哪些具体的工作任务能够被 AI 完成?
无论是中国的人社部,还是美国的劳工部,都对本国的所有职业进行了具体工作任务的拆解,也就是把一个职业,拆解成了若干个「具体工作任务」。在美国,具体工作任务叫 Detailed Work Activities,缩写叫 DWA。
举个例子,每个行业都有销售。销售这个职业,如果把它所需要做的具体工作任务梳理一下,就会包括:
- 收集客户信息
- 与客户建立关系
- 了解客户需求
- 推荐产品和服务
- 展示产品特性
- 协商价格和成交
- 处理客户的询问
- 协调售后服务
- 追踪客户的回款
- 分析销售数据
- 撰写销售报告
- 制定销售策略或者计划。
以上,就是销售这个职业,的具体工作任务,有这么多。或者,你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认知:这些具体工作任务 DWA 组合起来,就是这个职业本身。
你知道,有些大公司,特别是面向企业销售的公司比如华为,销售都是团队作战。一个销售小队,有擅长搞客户关系的,有擅长做文字报告处理的,有擅长做客户服务的,也有产品技术专家。不同的人,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,最终实现产品的销售。
这就给了我们另一个启发,这些具体工作任务被完成,甚至被出色地完成,才很重要,而被谁完成,其实不重要。这个谁,既然可以是你的同事,是一个人,是一个碳基生物,那为什么不能是一个硅基生物呢?为什么不能是一个 AI 呢?为什么不能是一个哆啦A梦呢?
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考虑,那么你当然愿意去找到一个在某方面能力更强的伙伴,去补充你的弱项,去帮助你实现你的销售目标。这个伙伴,可以是一个人,增强能力的同时你需要承担人员的工资、人与人协作的沟通成本等等;也可以是一个 AI,还好 AI 的使用很便宜,而且与 AI 协作你不会有情绪负担。
这么来说,最好的策略,就是人去做人应该做的、或者只有人可以做的具体工作任务 DWA,比如与客户建立关系、协商价格和成交;然后把 AI 能做的具体工作任务 DWA,比如展示产品特性、撰写销售报告,分配给 AI 来完成。
你坚持不用 AI,你坚持选择自己硬扛下所有的工作任务,这就好像现在的大爷大妈,不会用 word,不用 Excel,而选择自己用算盘、用笔纸去完成任务。这类职工在单位里,会逐步被孤立、被边缘化,单位可以因为资历养着他们,但不会交给他们更重要的工作任务了,最后提前退休(或者被淘汰)。
因此,如果你还年轻,如果你依然上进,那么就应该切换一种工作模式:只做人应该做的具体工作任务,把 AI 能做的具体工作任务,分配给 AI 做。
-
2、最受大语言模型影响的 20 个职业,该如何分配具体工作任务?
从 3 月份 OpenAI 公开发布 ChatGPT 以来,互联网上出现了各种研究报告,我综合了一下,这里以北大国发院-智联招聘联合撰写的报告《AI 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》为例,其中列出来被大语言模型(LLM)影响最深的 20 个职业。
我在这个基础上,会附注这些职业真正受影响的具体工作任务 DWA,给大家一些参考。你会清楚地知道,究竟是哪些类型的具体工作任务,可以分配给 AI,或者说跟 AI 协同来做,而哪些具体工作任务,你需要自己独立来做,加强这方面的能力。
-

注意这个表格的抬头,你可以说是「深受 AI 影响的 DWA」和「不受 AI 影响的 DWA」,也可以说「AI 能做的 DWA」和「AI 不能做/做不好的 DWA」,这背后是心态从弱到强的变化,明显,后者更容易在 AI 时代如鱼得水,获得更大的职场竞争力。
-
话说回来,人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的部分工作任务,分配给AI来做呢?我估计有三个主要原因:
1、心理落差
曾经自己引以为豪的技能,居然在AI面前一文不值。曾经自己花费很大代价,取得的荣誉和成就,居然被 AI 秒掉,而且做得让你自愧不如都想拱手相让。这种心理落差,不是所有人愿意接受的,不是所有人能够主动面对接受的。
2、厌恶变化
人往往追求稳定,如果一项具体工作任务,非常简单、固定、重复,掌握相应的技能也不太费劲,那么人就更愿意掌握。比如企业的内勤、中后台的岗位等。这些岗位在收入分布上,优秀者和普通者,收入的方差不大,很稳。而那些与人打交道、动态的、情绪的东西,变化很大、技能很难,比如销售,因此厉害的销售赚很多,大部分销售生存都很难,收入方差极大,波动大。这也难怪,社会文化上都厌恶做销售。
问题是,AI 在前者,很轻松地比人工匠心做得还好,而且还不断地「机器学习」;AI 在后者,学不会,至少现在触达不到,这本来是碳基生物最后的机会,但很多人厌恶,不愿意做。
3、教会徒弟饿死师傅
社会上有很多岗位,几乎是纯流程类的工作,完成可以被 AI,甚至被现在的 SaaS 网络软件替代。只不过,这些岗位交给人来做,可以创造一些工作岗位,满足社会的需要。在岗位上的这些人,也只能装模作样自己很忙的样子,这样让拿薪水心安理得。要是这些具体工作任务,完全被 AI/ SaaS 网络软件给做了,那这些岗位上的人做什么呢?有什么理由给这些人发钱呢?
发改委今年发布「以工代赈」,说哪怕不用大机器做挖掘机,拿铁锹过去做,牺牲效率,也要把钱发下去。这在人类社会,有更大的意义,AI 的效率脑理解不了。
-
说了这么多,如果你不想被孤立,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始,那我们来给个
从 0 到 0.1的解决方案
:
1、从简单的 AI 辅助开始。现在你到处刷到 AI 的新闻,你看到很多人在学 ChatGPT、Midjourney,你很焦虑,但是,你完全不用学那么高级,你就从最简单的 AI 辅助开始。
你会打字对吧?
全拼、双拼、五笔,你习惯了,好好的,暂停,现在你开始用语音输入,让 AI 自动识别你的声音,自动、实时转化成文字。这方面做得好的,讯飞语音输入法,PC、手机端都有,我推荐。
你说话的速度,一定比打字更快,意味着你的输入变得更快,那这算不算你用了 AI 呢?算!当然算!2、将你的工作先丢给 AI 助理做,再骂骂咧咧改它的提交。所有的 AI,现在都非常初级,不够智能,如果你把所有的具体工作任务,一股脑儿全丢给 AI,那么出来的结果,你一定不会完全满意。
比如,刚刚说的语音输入,AI 即时输出的,可能有少许错别字,你需要修改;你说话时脑子不清楚,没逻辑,没结构,那即便说出来很多话,很多都需要被删掉。所以,无论 AI 输出什么,你都不用直接用,你要改。相信我,改一个东西,比创作一个新东西,要有效率很多。而且,还会让你获得领导批条子的爽感。
3、让 AI 为自己赢得「时间奖励」。
你发现没,你周围人在用 AI,更多是把 AI 当玩具来用,有一种新鲜炫耀的感觉,但,如果你能想办法,把 AI 应用到你自己的工作上,那么就可以真的为自己赢得「时间奖励」 - - 本来需要 8 小时做的工作,你只用 3 小时就可做完。
多余的 5 小时,你可以摸鱼,让自己放松;也可以用来工作,让自己卷死别人;也可以用来做自己的事情,享受人生。这难道不是利用 AI 的甜头吗?这难道不是你立即使用 AI 的动力吗?
: end )
最近,我们开始迭代更新转型派的「镇店之宝」产品 - - 《转型派·职业转型实操指南课》,我们会加入整整一章节的 AI x 职业 篇章,告诉大家具体的利用 AI 做职业转型的实操方法论,敬请关注。
此更新尚未发布前,你依然可以用老价格入手职业转型实操指南课,目前正在促销,立减 50 元,截止到 8 月31 日,最后两周!下单成功后终身有效,终身享受本产品的后续迭代升级。
如果你有兴趣,点击本文左下角「阅读原文」,看看促销详情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