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成了 ChatGPT 的第三方 app,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工具,也不是一个内容应用,而是一个内容发布「平台」,类似微博/公众号的平台,这就是集成 GPT 大语言模型之后的实际效果。因此在中国运营,必定需要 License 牌照机制。
今天发生了一件震惊互联网行业的大事,所有集成了 ChatGPT 之类的 AI 第三方应用,被苹果中国区 App Store 集体下架!
这些 app 背后的开发者,都收到了苹果 App Store 的官方下架邮件,大意是说,深度合成技术(DST)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(包括 ChatGPT)受到国内的监管,因此如果要在国内运营,必须从相关部门获得许可证。没有许可证的 app,将会在中国区 App Store 下架;当然,在其他商店中的可用性不会受到此监管规则的影响。
社群里面有老铁问,GPT对于一些非法的、敏感内容都是有限制的,不会回答,为什么还会被下架呢?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这个问题。
实际上,下架 app 已经是很轻的处罚了,因为,仅仅是下架了 app。要知道,自从 ChatGPT 3 月份在美国公布以来,到现在 8 月份有差不多 5 个月时间,这 5 个月时间就是窗口期。新技术的出现,无论哪国的监管层,都会滞后一步,主要是研究新技术,再研究新技术对人类、对本地区的影响,最后再商讨出监管措施。这段时间,就是窗口期,也可以说,是这类第三方 GPT 应用的生命周期。
动作快的团队,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,从开发产品到变现;动作慢的团队,那就白折腾了,浪费了时间、精力和口碑。- - 不过,别急着摔键盘,本文的最后,会给出一个解决方案。-
首先,有一个前提共识,无论你在地球上哪个地区,做什么事情,都要「遵从当地的法律法规」。
每个地方的法律法规,可能不一样。同样一件事情,在 A 国非常严格,但在 B 国却非常轻松。所以,你可以选择对你有利的地区,去做你想做的事情,运营你的生意,无论是实体,还是 app。你可能说,app 是互联网上的呀,互联网是平的、是虚拟的、是全球的呀?没错,互联网是平的,我就问互联网是在什么地方运行的?肯定是各种服务器被各种光缆、电磁波、卫星通信等无线信号连接起来的吧?这些互联网的物理基础设施,还是在现实世界的对吧,现实世界就是有国家的概念,不同国家就是有不同的法律法规。因此,苹果的邮件说得很明白,今天下架的 GPT 应用,只是在中国区下架,其他地区的 App Store 不受这个监管影响。第二个,你集成 ChatGPT,并在中国运营,OpenAI 同意了吗?要知道,OpenAI 在面向公众开放时,列举出了所支持的国家,明确表示没有中国地区,这个意思是,OpenAI 并不面向中国地区提供服务。
你个人通过一些办法,用一用问题不大,因为你只是一名消费者;不过你要是使用 ChatGPT 的 API,集成到自己开发的应用中,那你就成为了一名生产者。生产者受到的约束和限制就比消费者多得多,至少 OpenAI 是你的上游合作伙伴,严格起来,它对你的授权合同就没有中国地区。因此,你的应用被 App Store 下架,所有的损失跟 OpenAI 也无关,OpenAI 也不会提供支持。以上,就是两个法律合规问题,一个是运营侧,一个是供应侧,第三方应用夹在中间,两头不靠,绕不过去。
-
好,你说,那我不用 ChatGPT了,我用 Midjourney (人工智能生成图的工具)可以吧?或者干脆我用 Stable Diffusion(开源的)可以吗?换句话说,上游供应侧哪怕在技术、产品、支付、合规方面完全没问题,允许你在地球上任何地区使用,接下来你就要深入研究下运营侧了,也就是「当地的法律法规」了。
不要说你,你只是做了一个套壳第三方应用,就连 Open AI 的创始人 Sam Altman,也经常受邀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接受质询。除此之外,他还经常在欧盟上下游走,要知道欧盟的法律法规是最严厉的,是全世界的样板,他本人还求爷爷告奶奶,请求欧盟不要把 ChatGPT 拖到严厉监管的名单里。
说回来,只要你开发和运营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」,在中国,那就得接受非常严格、甚至是最严格的监管。
要知道,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,本质是什么?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工具,不是一个计算器一样的程序代码,逻辑是不变的,怎么用、出什么结果,完全在使用者,而且逻辑是确定的;它也不是一个 1 对 1 的内容服务应用,不是一个用户面对一个公司,提供的单向输入输出的内容服务,这样只要公司加上技术限制,监管层对公司进行监管,问题就不大了。它是一个大语言模型,是一个会不断学习、进化的机器,有一个不断增长知识的数据库。所有使用 ChatGPT 的人,无论在哪个国家、哪个地区,对 ChatGPT 的使用和输入,就是会改变这个动态的数据库,也会改变 ChatGPT 的程序逻辑。
再用大白话举个例子,假设有 10000 个人使用 ChatGPT,你一个人在中国,其他的 9999 个人在国外,你们使用同一个 ChatGPT。看起来好像是你在跟 ChatGPT 对话,实际上你在跟 9999 个人互动,因为 9999 个人的内容输入,会改变 ChatGPT 面对你的输出结果。这种互动是什么?像不像微博/公众号之类的「互联网内容平台」?换句话说,就算你只是一个套壳的 app,只要集成进 ChatGPT,那本质上就成了一个互联网内容平台!你可能会说,那你再集成一个阿里或者腾讯等大厂的内容过滤器不就好了吗?这样,哪怕 ChatGPT 返回的内容不合规,也可以被过滤掉了。
关键的问题是,这是一个大语言模型,连发明人 OpenAI 内部团队,都无法控制其自动生成的内容 - - 尽管他们很费力加了很多限制,不让 GPT机器生成诸如「如何毁灭人类」这样的世界通行违规问题,但 OpenAI 明确表示,这种人工加限制的方式是「徒劳的」,是阻止不了 AI 人工智能的。
无论如何,一个互联网平台(何况还无法控制内容),处于中国监管的红灯区,是被强监管的。这种互联网平台型企业,是需要牌照(License)的,而且需要投入很多资金和人力,绝对不是几行代码写个 app 就可以了。-更确切地讲,目前中国有一部法律,正在征求意见稿阶段,就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,起草的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时间是 2023 年 4 月 11 日。
你看其中的第七条,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预训练、优化训练数据,应符合中国法律的规定……这意味着,国外的几乎任何人工智能产品,都无法在中国境内使用了,因为你无法确保这些训练数据,都是合规的。
-
说了这么多,并不是给大家泼冷水,我相信这些独立开发者、开发公司也是希望用技术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,只是当整个社会脱离了蛮荒,进入了精耕细作阶段,合规就显得尤其重要了。
最后出一个解决方案:
其实中国的互联网应用,在世界都是领先的,比如字节跳动的 Tiktok,国外怎么抄、怎么做都做不来,比如拼多多海外版 Temu,把特别的游戏化电商运营方式带到了国外。
因此,致力于做生成式人工智能互联网产品的团队,不妨把目光瞄向「出海应用」,立足中国,为海外用户提供更好体验的第三方应用,赚外汇,这种数字经济外贸的蓝海,不仅可以让自己赚到钱,国家也是欢迎的。: end )